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上市是助推产业集群发展的加速器。如何引导企业早上市、快上市、多上市,尽快发挥资本枢纽功能服务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邢台的答案是精细化、精准化培训。
主动作为,分类分阶段推进上市培训工作。眼下,在精准专题培训与普及引导式培训叠加作用下,着力提升了企业懂资本、用资本的能力和水平。
近日,我市开展资本市场赋能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活动期间,一场资本市场知识专题培训,为参会头部企业带去了最前沿的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信息。以该活动为契机,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省上市公司协会联合组建资本赋能专家服务队,将深入一线进行上市培训指导,加速“上市军团”再扩容。
精准化专题指导
“头雁效应”带动产业链“群雁”上市
6月15日,资本赋能专家服务队首站到达清河,为当地汽车配件暨羊绒产业集群企业开展资本对接专题培训。
此行专家服务队肩负的另外一项重要职责是,现场为中航上大高温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上市辅导验收,顺利通过验收后,预计该公司将于明年在深交所上市。中航上大是我市稀有金属产业集群头部企业,此前曾接受精准对接培训和服务。
精准化专题培训的重要发力点在哪?在产业集群头部企业。
中小企业是我市县域特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单体规模不够大、管理创新相对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大力培育重点集群头部企业挂牌上市,实现做大做强,可以发挥头部企业“以大带小”作用,推进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
立足实际,我市持续挖掘符合条件的头部企业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目前,通过对电缆线缆、装备制造等20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家头部企业综合研判,已筛选出20家优质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培育。今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协调提供综合工作方案,尤其注重精准开展上市专题培训辅导工作,为资本市场不断提供新的“火种”。
可以预见,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发展”,共同推动资本市场“邢台板块”做大做强,将为产业强市注入强劲资本动力。今后,我市还将在筛选出来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25条产业链重点企业中推广精准化专题培训。
推广普及引导式培训
逐步变“要我上市”为“我要上市”
推进企业上市,激励引导是关键。如何增强广大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自觉意识?我市多层次的普及引导式培训,正逐步打消企业关于上市的各种思想顾虑。
上市政策解读、股权融资路演、上市企业经验交流……在普及引导式培训中,针对问题设置课程,助力企业理清上市路径,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我市还创新开设“资本知识直通车”“金融云课堂”,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加大上市宣传培训力度。今年以来,相继组织“资本助企直接融资线上培训会”“资本市场转板制度线上政策解读”等专题培训对接活动,邀请域外上市企业交流经验,全市累计参训企业余家。
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这种意识循序渐进渗透到广大企业管理层,企业正积极变“要我上市”为“我要上市”。
今年以来,我市新增挂牌企业2家;新增企业直接融资77.38亿元,比去年全年多增14.72亿元。
全周期精细化服务
为驶入上市“快车道”赋能提速
“经过培训辅导,企业开始准备进入资本市场,这只是将其‘扶上马’。‘上马’后还需‘送一程’。”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服务科负责人王菲菲说,目前,我们在建立拟上市企业问题全过程“访帮盯办”制度基础上,还启动锁定企业、锁定申报节点、锁定上报时间,实施上市全周期精准服务,全方位为企业上市、问题解决赋能提速。
如何精细化、精准化推动企业上市?我市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机制,构建起市政府总协调、金融监管局总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参与、各界专业人士同支持的服务体系,旨在打造企业上市精准服务标杆。
“访帮盯办”制度聚焦重点培育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急难愁盼”问题,建立起局长督办、业务科室盯办、每周回访企业以及部门协调、市县联动的协调服务机制。同时,坚持“一线工作法”,在全省率先与河北证监局建立资本赋能专家服务队,由省内专业机构与各县(市、区)“一对一”结对子,深入企业加强指导,以高效服务助力企业尽快步入上市“快车道”。
以资本市场赋能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活动为契机,我市将高质量建立后备上市企业库,进行重点培育,充分发挥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限期化解“急难愁盼”问题,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并积极搭建后备上市企业与专业机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资源要素向后备上市企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