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上期说到:企业培训时,管理课堂时间常见的7个问题。
想做好企业培训,掌控课堂时间的技巧非常重要。
今天,格格就来说说:有效管理课堂时间的原则和常用方法。
一、课堂时间管理的三个原则
(1)重点突出
时间管理是为主题服务的,合理分配时间,是为了确保内容顺利讲授。可以这么讲,用时多少是衡量内容重要与否的一个标准和依据。在时间的规划上,必须做到重点突出,要确保每个时间段都有一个重点。从时间分配上讲,一天的时间有重点,半天的时间也有重点;一个小时有重点,半个小时也有重点。
(2)松紧一致
就是要让整个课程在时间和内容安排上是松紧一致的,既要避免前紧后松耗时间、提前下课,也要避免前松后紧赶时间,甚至推迟下课。就某个课程来说,既要保证几天的课程符合标准,又要保证每一节课都符合要求。
(3)符合浮动要求
有时,不可避免地要提前结束课程或者延迟结束课程,但是必须符合通常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大多数学员能够接受的范围。
第一,前后10%。也就是说,10分钟的课程,可以提前或者延后1分钟结束,总体控制在9~11分钟。第二,前后5分钟。以半天为一个时间段,这个浮动范围就是5分钟,也就是可以提前5分钟结束,也可以延迟5分钟结束。这个范围内是合理的,不需要做解释,大家都可以接受。
需要说明的是,在提前和延迟的情况下,提前优于延迟,也就是说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选择提前5分钟结束。
如果浮动范围超过5分钟,要提前告知学员,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记住,培训师要提前告诉学员,而不是等到点了或者已经超时了才被动告诉大家。提前到什么时候?至少是在最后一节课的前面。这样,第一,你可以合理地安排最后一节课的内容;第二,让学员做好准备,知道你要提前或者延迟结束。同时,要明确告诉学员,时间改变的具体数字,比如“提前20分钟结束”或者“延迟30分钟下课”。
二、有效管理课堂时间的7个方法
那么到底该怎样有效地管理课堂时间呢?
有以下几个方法:
(1)预先设计,反复演练
这是在培训前需要做的工作。
(2)过程监控
正确的时间管理不是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发现问题,而是在整个过程中做好把控。所谓的休息时间,是指学员的休息时间,培训师应该利用这个时间检查一下流程,看是否和预先的规划一致,不一致要及时调整。
(3)科学设置结束部分的内容
在不影响整个课程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在课程即将结束的部分设置一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培训师最熟悉的,可长可短,如果时间不够,简单讲解就可以结束;如果时间足够多,可以讲很长的时间。
(4)控制好回答问题的时间
提问和回答环节是最容易产生时间误差的地方,培训师一定要在整个过程中把握主动权。
(5)用紧急结尾法应对时间不足
通常是在结束的时候才发现时间出了问题,大多数情况是时间不足,这时候就可以运用紧急结尾法。关于结尾设计,详见本书第八章。
(6)用总结法填满时间
如果在课程的后半段发现离课程结束还早,可以采用总结的方法,引导大家对整个内容进行回忆,并且在重点的地方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述。这样既在内容上突出了重点,也避免让学员感觉到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除了总结法,还可以用提问法、讲故事法、学员互动法等方法填满时间。
(7)巧妙地判断时间
培训师如何巧妙地判断时间?如何既判断了时间,又不让学员知道?
第一种方式是借力,即借助外力判断时间。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室的后墙上挂一个时钟,你可以随时看到时间;或者让助理给你提示,比如送纸条、做手势、倒水的时候悄悄告诉你等。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自己判断:把手表或者手机放在笔记本电脑的旁边,看电脑的时候顺便看一下时间,掌握进度。
能够准确地把控教学时间,是培训师专业度的一种体现,也能保证培训项目的顺利进行。
掌控的方法有多种,以上7种方法是笔者最常用的,希望可以为各位伙伴带来一些参考。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