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石化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油田改造背景下,对操作技能人员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中原油田以确保油气生产“安稳长满优”为目标,以提升技能为核心,以强化HSE持证上岗管理为抓手,开发油田员工持证上岗信息管理系统,对员工持证上岗情况实施精准管理,通过调整上岗、薪酬、培训等政策,促进员工积极主动要求取证,推行“学、练、考”一体化,实施管理创新,提升安全生产技能,推动油田操作技能人才培养,确保生产安全。
关键词:人才培训持证上岗学练考一体化长效机制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油田)HSE管理体系新手册于年正式发布实施并进行了宣贯。HSE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要将HSE管理体系要求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运作,就必须加强以下工作:一是要充分认识中原油田当前HSE工作仍处于严管阶段,持续加强岗位HSE责任制的修订完善,将HSE管理体系要求落实到岗位能力标准中,严格员工持证上岗。二是充分认识到加强技能提升是落实HSE制度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在岗员工的技能培训,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员工,推动油气生产本质安全。三是HSE工作的重心在基层,重点在现场,关键在岗位,要坚持抓好“三基”工作,强化岗位基本功训练,加强员工安全、健康管理。要狠反“三违”,着力根除“低老坏”,夯实HSE工作基础,要靠长期持续的培训来支撑。基于此,中原油田创建“提技能保安全”人才培训机制,以强化持证上岗管理为抓手,通过制度、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形成“考、培、用”一体化、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打牢安全生产基础。通过实践探索,取得明显工作成效,带动了人才队伍的发展。
一、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奠定精准管理的坚实基础
1.深入调查,搞好顶层设计
一是找出关键问题。部分员工对持证上岗认识不清,长期存在未持证在岗工作的情况,这类人员多在油气服务及社区单位,外部市场单位反映,由于人多点散,情况复杂,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无法清楚掌握全体员工持证情况,对外部项目影响较大;由于过去没有明确的机制做支撑,工作中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不少单位对强化持证上岗管理持观望态度。二是弄清业务需求。通过普查、分组分系统重点调查、单位自查、油田抽查考核等方式,对各单位员工持证情况、持证管理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拉网式调查。共深入基层开展业务需求调研40余次,涉及各类典型单位39个。经过深入调研,掌握了各单位开展持证上岗管理的业务需求。三是实现全面带动。中原油田将持证上岗管理作为强化岗位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持证上岗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召开强化持证上岗管理工作推进会,组织开展对各单位持证上岗率的考核,发动各单位以强化持证上岗管理为抓手,全面带动岗位管理、技能鉴定、人才培训、薪酬待遇等工作,为推进持证上岗管理、强化人才精准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2.开发管理软件,实现精准管理
为了让持证上岗管理相关工作人员以更高的效率投入持证上岗管理,中原油田组织开发员工持证上岗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设计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的开发模式。坚持结合实际,实现软硬件平台、开发运行环境、系统实现技术等适度超前的原则。系统具备对员工持证上岗有关信息的录入、维护、查询、统计、表格、预警、提示等功能,并实行分层管理、分级实施。该系统的开发,使各单位对员工持证上岗信息的管理工作实现网络化统一管理,提高了管理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持证上岗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实时提供员工持证上岗各种信息,也能对需要参加取换证培训的人员提前做好预测判断,提醒单位对员工参加培训提前做好安排,确保员工能按时参加培训和取证考试。截至年,该系统基本实现对中原油田各主要单位和各基层岗位员工持证情况的全覆盖。
3.强化推应用,提高管理水平
持证上岗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后,中原油田在人力资源工作会议、企业人力资源骨干培训班、年度工作启动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强调强化持证上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纳入各单位考核指标。各单位也持续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认真分析各岗位实际情况,结合国家、企业相关要求及生产经营具体需要,以安全资质及职业技能资格为重点,对各岗位都提出明确的持证上岗要求,并将其固化到系统内,成为衡量员工是否具备上岗资质的尺度。
二、实施方面政策集成,形成推动培训的长效机制
1.注重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安全培训动力
中原油田集成多方面政策,着力构建推动持证上岗管理工作的动力机制。一是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油田规章制度,将中原油田原有的《岗位资格证书管理办法》修订为《员工持证上岗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对员工持证上岗的取证条件、培训、待遇、考核、费用等各方面政策,明确在当前各岗位从事技能操作的员工,凡持证未达标者不得独立顶岗,激发员工积极主动要求取证。二是抓好培训取证把关。着力抓好转岗人员的考核把关工作。各单位在做好新招录员工培训考核与管理的基础上,对于转岗人员要严格落实“先培训再取证,先持证后上岗”制度,人员转岗前,由基层单位先报本单位人力资源科审核,对不符合上岗条件的人员不予办理转岗手续,待培训合格并取得证书后方可安排相应岗位,从源头把好持证上岗关口。同时,强化对未持证员工的培训与管理。对于目前各单位尚未持有规定资格证书的人员,严格按试岗标准给予薪酬待遇,直至取得证书。三是抓好持证上岗考核。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劳动监督检查,采取查看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对相关单位进行员工持证上岗情况监督检查。要求各单位对基层单位也要加强劳动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起推动中原油田持证上岗管理工作的动力机制。定期对各单位持证上岗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工作不达标的,视情况分别给予扣分或通报批评,并纳入相关业务工作考核。
2.注重培训系统性,不留培训死角
一是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采取集中学习研讨模式,制定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总监、科长、督查大队长5类人员岗位培训考核标准,分层次开展安全科长培训、基层队长培训、安全环保管理人员、检维修项目管理、作业环节安全监护人员专项培训等,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二是完善标准化学习内容。完善安全培训矩阵和考核大纲,按照不同职位人员所承担的安全职责与工作内容,规范培训内容与考核要求,严格课程设计审查,实施精准培训。持续抓好安全培训考核与上岗晋级挂钩,严把新员工、班组长和特种作业人员,尤其是“老工人、新岗位”的技能培训关,开展安全管理技术竞赛,以赛促学,促进安全技能提升。三是充实实战化培训资源。规范HSE专兼职教师管理,加强专家型师资队伍建设,安全管理“五类”人员要“通全科、精一科、上讲台”,成为培训骨干;业务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相关培训教材,开发网络培训课件;持续加强仿真模拟、体验式培训设施建设,加大实操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
3.强化培训实战性,提升培训效果
一是持续推进培训基地建设。按照中原油田—年培训基地建设规划安排,中原油田专业化培训基地“1+10+X”网络构架趋于完善。分专业开发微课件个、分模块培养名专(兼)职教师,分工种编写实战性培训教材11种,目前中原油田实战型培训教材已达38种,对操作技能人员的覆盖面已达80%。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中原油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成为河南省首家备案的认定机构。二是探索培训基地建设创新。中原油田培训中心深度融入天津LNG,共同建立培训基地,打造“学习型”企业培训“生态圈”,研发课程体系,实施差异化、精准化培训,弥补了国内LNG培训空白,被天津市授予“海河工匠”培训基地。年,基本完成安全实训基地建设和压缩机工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场压缩机等闲置设备,组织对学员开展实战性培训,引进VR/AR虚拟现实技术,强化学员安全培训中的真切体验。三是健全基层培训基地网络。中原油田指导各基层单位立足强化实用性人才培养,大力强化基层培训基地建设。供电服务中心投资开展电力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健全电力专业培训基地设备设施,集变电运行检修、低压配电等功能于一体,立足打造电力专业各类人才培养的一站式平台,为培养全面高质量发展专业化电力人才队伍提供更多可能。多家单位积极投资强化培训基地建设,融“学、练、考”为一体,为强化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持续探索创新方法,推动人才培养的不断深入
1.优化系统功能。提升管理能力
持证上岗管理机制的创建,为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增添了无穷动力。为了推动中原油田持证上岗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中原油田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积极发挥各政策集成作用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提升管理能力。根据中原油田各单位对员工持证上岗信息的使用情况,组织对持证上岗信息管理系统做进一步的功能优化,解决了机构、岗位调整人员信息查询不到的问题,对油田机构常态化调整变动的适应性更强。
2.多证合并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中原油田组织培训中心、信息中心、技能鉴定中心等单位进行研讨,协商解决以往员工持证信息管理中的多证多系统管理、一证多系统管理、一次取证需多次信息录入的重复劳动问题,决定将中原SAP-HR系统员工基础信息、中国石化安全证书管理系统内员工安全取证信息及技能等级认定考务管理系统有关员工技能等级认定取证信息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员工取证信息一次录入、多系统共享的目标,既减少了信息录入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实现了对员工持证情况统一规范管理的目标。
3.强化机制建设,提升工作动力
为解决基层员工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原油田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动力机制建设。一是以培训促进取证。中原油田推行“培训重心下移”策略,将培训重心下移到基层班组,针对基层员工开展实战性培训,通过课堂讲授、现场演练、师带徒、远程培训、移动微课学习等手段,让员工真正掌握工作中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为他们能顺利通过各类取证考核打好基础。二是用地图指导学习。组织开发各岗位的员工学习地图。努力拓展学习地图对现岗位覆盖面。通过学习地图开发与应用,让员工了解个人能力现存的不足,明确个人学习努力的方向,使员工的学习更贴近生产一线需要,在学习地图指引下,员工将按照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搞好自身的学习,考取应考的证书,为个人发展积累资本,解决自身成长问题。三是靠机制强化动力。中原油田相关业务处室深入基层,对各单位持证上岗管理工作的推进情况进行监察,对少数单位持证上岗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进行曝光,并督促限期整改。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给予指导。大力宣传先进单位好的做法,实现各单位之间经验共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解决工学矛盾顽疾,关键时刻敢担当勇作为
1.未雨绸缪,提前做实在线培训基础
近两年来,中原油田立足员工培训降本增效,大力推行在线培训,自年,参加中国石化在线岗位练兵试点工作,试点过程中组织开发远程培训课件65个,编写练兵试题道,组织名员工参与在线岗位练兵,参与答题人次。年,中原油田创新课件开发思路,倡导“以赛代建”,组织开展中原油田首届微课件制作大赛活动,引导全体员工参与课件制作,年征集课件个。年,中原油田持续推进课件资源建设,组织开展第二届微课件大赛活动,征集课件个。年,第三届微课件大赛活动中,中原油田完成课件制作多个,为员工在线学习平台积累大量宝贵的学习资源,为组织开展在线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2.面对疫情,充分发挥在线培训优势
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中原油田实行特殊管控措施,执行14天轮班制,严格控制人员集中集体活动。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充分发挥远程培训的特有功能,指导各单位依托中国石化远程培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