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上自动弹出的考证信息。(记者/何春林摄)
策划/刘小波执行/株洲晚报记者何春林
碳排放管理师证、注册消防工程师证、高级小儿推拿证、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健康管理师证……使用电脑或手机时,各种弹出的考证信息乱花迷人眼。然而,不少求职者辛辛苦苦考了个“证”,却全然不知是“山寨证书”。
近日,人社部、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网络治理工作的通知》,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培训评价发证(含线上)的活动展开专项治理,再次撕开了这块遮羞布。
卖家称“交钱就能过”,考生说“花钱买废纸”
登录株洲市长热线平台,与“山寨证书”相关的投诉与咨询有数十条。总结起来不外乎这几种:报考的时候被“忽悠”了,交了高昂的费用;花几千元考了一个证,发现是废纸一张,一文不值;怀疑被网络诈骗了。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在我市上大学的吉同学说,他决定用课余时间考一些资格证,增加求职砝码。今年4月,他通过某度搜索引擎报考了“注册安全工程师”。在客服人员说服下,吉同学缴纳了余元费用,下载了一款App开始学习。
几天后,吉同学发现很多课程在一些平台可免费学习,自己相当于花了冤枉钱。另外,他还发现自己的学生身份根本就不符合报考资格。不过,客服人员告知,可以通过挂靠一家公司的方式为其报名与考证,通过率超九成。而且,拿证后还可以帮其寻找公司挂靠,年收入3万元至5万元。
无独有偶。市民王女士说,她在网上报考了“装配式高级工程师”“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尽管此前没有任何相关的工作经历和知识储备,但客服人员承诺,只要交钱就能顺利拿到证书,以后挂靠出去一年可赚3万元至5万元。
“客服给了一个网址,我通过网络听课,最后线上考试,对方还提供答案。”王女士说,两个月后顺利拿到了证书,但当初说好的挂靠却始终无法兑现。感觉不对的她上网查询发现,很多人投诉“证是拿到了,但是跟废纸一样”。
人社部门工作人员查看发现,该证书并不是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类证书,人社部门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中也未查询到该颁证机构。
虚假宣传、滥发证书很普遍
近日,记者通过某度搜索引擎、某音平台输入“考证”,立即弹出了各种考证信息,有消防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甚至风水师等。说辞基本一样: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都能学,尤其适合上班族、全职妈妈、在校大学生。考证通过率超过95%,甚至%。拿证后有补贴,还可以推荐就业、兼职、挂靠,轻轻松松把钱赚……
今年1月,袁女士通过搜索在网上了解“人力资源师”信息,很快一家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培训公司客服联系了她,并添加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