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电子产品已经接近普及,老爷爷老奶奶已换上了智能手机,可以实现视频聊天、浏览信息。可以说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接近与零,阅读学习的成本越来越简单,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信息成本更高的听课,花费大额的金钱去听某某名师讲课,美其名曰:给自己充电,为自己加餐。
市面上,与其说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还不如说如“过街老鼠”,租个门头,雇个技术老师,就开始了他的招生之路,打着高端班、顶级教师的幌子,招摇过市。更有甚者,有老师给人讲成功学、讲企业管理,你都没有管理过企业,还给人讲企业管理。
今天,公考君揭秘培训界的10大惯用伎俩(法门、套路),请过往的同学们擦亮眼睛,有序避开。
一、不讲豪车不说话的
有些成功学的讲师,开课PPT一上来,就从晒自己的豪车开始,“这辆车XX万,我XX年买的”之类的话术不绝于耳,然后总结一点,你们如果听了我的课,你们也可以这样。从“鸡汤”变成了“鸡血”,所有的路线,所有的套路从豪车开始。夜读君可能是穷点,但是你有豪车也不能这么炫耀,低调做人,但从另一方面说,谁知道这些豪车是不是你的,都是手段。
二、晒名人合影的
近日,原蚂蚁金服集团北京事务总经理、阿里健康家庭医生事业部总经理王晗意外走红,离职美女高管在文章中晒出了与马云、佟大为、世界小姐冠军张梓琳、院士倪光南等一系列知名人士的合影,来为自己的身份做背书。这也是培训界“名师”的常用伎俩,培训开始前,放出一堆与名人的合影,以此来彰显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地位,显示自己是多么的牛X。其实,就像蚂蚁金服的副总裁陈亮点评王晗一样,谁知道这些照片是怎么来的?
三、自带各种头衔的
有人总结的好:你的头衔越短,你的职位越高,例如:XX公司总裁、XX公司总经理;头衔越长,职位就越低,XX公司事业部总经理。有些培训大师,上来就会介绍自己,我是亚洲名师、世界大师……各种头衔,但是没有一个是官方的,都是自封的,或者说是他的老师给他封的。有人会问:头衔多,有什么好处?就是证明自己的牛X程度,但是往往聪明反对聪明误。
四、公司名称通常都是国际、香港、集团开头的
普及下知识,一般的培训机构注册的公司名称都是XX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但是很多的讲师会说自己是XX集团、国际XX公司、亚洲XX集团等,给自己戴上一个国际、世界的大帽子,让外人看来,有多厉害,其实就是注册资金30万、50万的教育咨询公司而已,还请大家擦亮眼睛。
五、获得各种奖杯、各种奖项的
这个自然不用多说,也是装X的一种套路,讲师会说自己获得过多少大奖:亚洲XX奖,世界XX称号……,其实,这些称号、奖杯都是谁发的?一般来源与两个渠道,一是他们机构自己自己颁发的,二是他们的老师给他们颁发的,岂不荒唐。
六、没有做过企业,教别人做企业的
没有做过企业,教别人做企业,太滑稽了。这就好比大学里面教行政管理专业的老师,没管理过企业,教学生如何管理过企业一样的。培训界的讲师往往没有一个做过企业的,但他们往往都是原来在培训机构干,在下面做助教,替讲师写题板写多了就记住了,然后自己就开始出来教别人如何成功了。
七、做慈善的
这类人更可怕,更可恶。有些培训机构、培训师打着做慈善的幌子招生,声称招生的学费全部用于做慈善,其实呢?屁都不是,他们把全部的资金或者99%的资金进了自己腰包,而不是真正的慈善。这种做法就是拿着学员的善良和慈善之心中饱私囊。
八、帮助上市融资的
讲师有多大能力心理能没数,你如果能帮助企业上市融资,你也不用来做讲师了,你就可以去做其他公司的董事了,可以拿到原始股份了,你还用在培训机构里面瞎叭叭。当然还有一批鼓吹培训机构能上市的,尽管民办教育政策大开闸,但教育培训机构想要分享内地资本市场盛宴的一杯羹似乎坎坷不断,排队IPO的遥遥无期不说,想要借壳上市、想要“壳资源”和平相处似乎都很难。
九、爱国主义的
有些培训机构打着爱国主义的幌子,传播什么孝道、儒学经典的,他们抓住民众的痛点和弱点招生,为了传扬爱国主义,他们精心设计,借机敛财。这应人人得而诛之。
十、师从某大师的
有些成功学讲师,打着XX大师的关门弟子、第几代传人的幌子招摇过市,以此来作为招生的手段。其实呢,花3、5千块钱听了某成功人士的一堂课,就成了他的关门弟子,借用成功人的讲稿,一篇讲座吃遍全国各地,挣遍五湖四海。
有人说:培训界讲课的都是骗子,听课的都是傻子。
举一个某机构面试培训的例子,一般来说,面试成功的比例是1:3,机构招了30人,每个人报名费2W,如果面试不过退1.5W,但是如果这30个人都不参加面试培训,通过的几率按三分之一计算,至少有10人通过面试无需花钱,这样培训机构即使不用给这30人培训,让他们自生自灭,就可以轻松的挣到10个人的20W和20个人的10W,共计是30W。如果培训机构稍加给他们培训一下,再通过5个人,就可以挣得更多。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一个道理。
但是,毋庸置疑,正规的培训还是有好的,但是也请大家在互联网的时代,不要迷信缴纳高额学费的培训机构,平常通过手机,利用碎片时间照样可以学习充电,只要不沉迷于游戏和视频就好了。
好了,公考君就培训界的10大套路介绍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有点道理,请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你的一个习惯,是公考君坚持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