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改善教学质量,将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引入中小学课堂,效果日益显著。
现有的教育游戏虽然是针对素质教育的培养,但是历史题材的寥寥无几。
历史学科点多面广,信息量大,背景繁复,人物事件众多。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枯燥、索然无味的情况,单靠死记硬背,难免会产生厌学等消极心理。
学好历史,除了具备科学归纳和全面掌握有关历史知识点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外,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是提高历史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育游戏的背景教育游戏作为新兴教育技术之一,整合了信息技术的优点,同时拥有娱乐性和教育性,借助移动设备和个人电脑为媒介,走进了教育教学领域,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工具,其功效将使人们精神为之一振眼前为之一亮。
然而将游戏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游戏构思到游戏的设计,从游戏框架的把握到与学科学习内容的结合,从游戏的投放使用到游戏的效果论证评价。
每一步都需要做足功课,才能获得教育游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教育游戏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情景中,通过收集信息和交互活动、来达到有效的学习。
这是一个设想,也是其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能达到情景学习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教育游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是以利用游戏的优势和特点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知识难点深入理解,同时扩展思维做到举一反三,以达到加深知识印象的目的。
早期教育游戏针对性强,面向窄,多为专业培训所使用。
通过国内外专家的努力,新技术的应用逐渐涉及到多个领域。
教育游戏的类型与面向群体也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
教育游戏在近年来成为热门话题,教育游戏软件的开发,教育游戏在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尤其是教育游戏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应用及活动的开展,这对我国教育发展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游戏应用情况国内教育游戏在年已经出现,科利华软件推出了《学生智慧世界》,北京娱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有《快乐教育》。
年,盛大网络公司推出了教育游戏《学雷锋OL》。
这几款软件通过多人参与进行知识比赛,参与者可以在排行榜上查看自己的成绩和其他在线参与者成绩对比。
这些属于早期教育游戏网络化在市场上的尝试,给教育游戏化提供了一套范本和研究思路。
近年来,教育游戏在国内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市场上陆续出现教育机构和游戏公司共同研发的教育游戏作品。
尚俊杰教授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中心研发了《农村狂想曲2》,属于国内教育游戏试验应用的前沿。
它将游戏代入课堂进行实验,通过研究数据表明,将游戏应用于基础教育是可行的。
目前,教育游戏仍被拒于大部分课堂教学之外,然而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和家长已经逐步接受这种数字化游戏的学习方式。
教育游戏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迎来了良好的契机,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逐渐得到了社会认同。
教育游戏遇到的困境国内教育游戏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内外教育专家对教育游戏化提出的新理论也引发了一些讨论和争议。
主要集中在“教育性”和“游戏性”在游戏中所占比重方面,国内专家通过提出了“轻游戏”的概念来解释游戏在教育中具有的优越性。
轻游戏是一种带有教学意义和学习知识的软件工具,并不只是一个游戏。
它具备主流游戏的一些特征,其注重的不是游戏本身的内在动机,而是教师在游戏中起的作用,认为教师应努力去推动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活动。
轻游戏阐释了教育游戏应用到教育教学的结合方式,也在教学成效上得到了教育专家们一定程度上的认同。
教育游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再到快速发展。
从早期的软件应用开发,逐渐转向虚拟现实等新兴设备靠拢,如今因为优秀内容的缺失,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这需要不断改善自身的问题。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育本身并不是为了把教育融入游戏而产生寓教于乐的效果。
游戏化教育在于利用游戏本身的乐趣,去解决一些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点枯燥、生硬的问题。
同时通过合理的方式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多媒体教学有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案搬上了黑板,教师减少了板书,虽然学习有了直观的效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教师说“现在上历史课用多媒体工具种类多了,电子白板、投影仪等硬件设备的出现给教师上课带来的更多的方便,但与历史课对应的软件程序还是极少。
使用最多的是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
ppt资源一般在人教网上可以下载,下载后在其基础上适量修改即可运用。
很少有人根据自己需求去制作教学软件。
对于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表现,教师们表示学生开始上课的10分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随着讲解时间变长,注意力逐渐分散,学生便会开小差,短时间内学习热情消退,导致总体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态度因人而异,喜欢历史的学生会认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且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回答问题,但对于不喜欢历史的学生,原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历史课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不怎么感兴趣。
也可能是学生认为历史学科并不是很重要。
有教师尝试给学生推荐一些辅导工具,但更多的是功能单一的电子书,使用效果不好。
使用效果也是参差不齐。
经过访谈,就目前教学现状而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由于教学方式的原因。
学生在历史课的主体地位不被重视。
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是主流,但这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难以是学生融入历史的学习氛围之中。
由于课堂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导致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不集中。
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将学到的知识带出课堂,将学到的内容融入生活。
传统初中历史教学的不足历史课程使用传统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针对初中心理的情况,需要对教学方式做相应的调整。
由于历史学科的知识点有大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需要记忆,学生学习方法不到位,学习效果差,会导致对历史学习的消极心理。
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必须深入分析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形成这种状况,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形式枯燥
长久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填鸭式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尽管教师通过整理史料和相关文献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虽然有一定成效,但缺乏创新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资源匮乏
历史课程由于受到客观性和过去性的影响,在资源开发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图片和文字资料的不可再生性可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信息网络普及的今天,通过互联网的获取可以获得有效的资源素材。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通过讲授学生熟知的一些成语故事。
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故事的意义。
让教学更具故事性和趣味性。
如实行开放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但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缺少创新。
目前多媒体在教学中只停留在制作简单的PPT,把教学内容
结语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游戏使用的规模在不久的将来会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会更加适应多领域需求的发展。
通过新型教育技术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完善促进教学质量的方式,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
让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