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自我成长如何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附案例
TUhjnbcbe - 2025/5/15 19:29:00

系列文章

自我成长│为什么学而不会?破解学习的五大误区自我成长│五大学习误区:为什么学而不会?(附原因分析)

文章《3种学习结果,你是哪一种?》中,介绍了3种学习结果:零学习、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其中,零学习是最无效的学习,机械学习难以运用,有意义学习才能举一反三并学以致用。

有读者问:怎样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

本文结合认知过程的六个维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1、认知过程的6个维度

图16个认知过程的维度

从图1可见:能复述出某本书、某个人的原话,只是有意义的自我学习第一个层级,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厦还有一段距离。

以参加某次培训为例,在培训后可能有下面三种情况:

能够记住并复述学到的新概念或理论---这是认知维度的“回忆/记忆”层级。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举出案例、进行分类、归纳等---这是认知维度中的“理解”层级。能够加以运用并举一反三---这是认知维度的“应用”层级。

2.两类知识

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图2两类知识

(1)显性知识:又称“外显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例如,在网上能够搜到的知识。

(2)隐性知识:属于个人思维或者know-how(诀窍)的知识。它存在于人的头脑和特定场景中,具有一定的独占性和排他性。

一个人能力高低的区分,在于隐性知识。以医生为例,新老医生的差别在于诊断而非开处方。因为开处方可借用电脑搜索,是显性知识;而诊断出患者生了什么病,运用的是隐性知识,要靠经验的积累。

成年人的学习,有两个最重要的目的,一是记忆,二是迁移,也就是理解并运用所学。通常情况下,我们学的是显性知识,通过将其运用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后,才能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呢?

3、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图3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大厦

从图3可见,如果用一栋大厦来隐喻个人知识体系,我们自身拥有的学识、经验、阅历等就是大楼的地基,“回忆或记忆”的知识是沙、石和水泥,用“理解”的水进行搅拌形成混泥土后,浇筑“应用、分析、评价”形成的钢筋,从而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果没有借助自己的经验、阅历、知识体系来深入理解所学,这些碎片化知识,还是干干的沙、石和水泥,无法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

下面是两个关于如何建立知识体系的案例。

案例1:如何建立某个知识体系?

案例1:如何建立某个知识体系

案例1中,苏平老师不但运用了跨界的工具为培训需求调研服务,还区分了各自的使用情境,将其进行了整合。

案例2:如何将新知整合进原有知识体系?

案例2:如何将新知整合进原有知识体系

因为有了案例2中的新旧融合,苏平老师不会被引导、教练等技术所困扰,因为这些跨界的技术,都是达成培训目标的一种方式,均能为我所用。

综上所述,要想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大厦,自身拥有的学识、经验、阅历等是大楼的地基,“回忆或记忆”的知识是沙、石和水泥,通过“理解”的水进行搅拌形成混泥土,用其浇筑“应用、分析、评价”形成的钢筋,完成大厦的搭建。

大家也可以自检一下:在建立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大厦的过程中,最薄弱的是哪个环节?

#TTT培训师苏平##培训师##培训师成长#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我成长如何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