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BO的迷你剧《切尔诺贝利》中,核物理学家乌拉娜·霍缪克(UlanaKhomyuk)在发现空气中大量放射性物质后,立刻服用了碘丸。然后她还鼓励遇到的其他人也这样做。那么,她为什么要吃碘丸?碘丸如何防止辐射呢?
其实,碘丸没有任何直接的抗辐射作用,但能提供一些间接保护。碘不会阻挡自由辐射的中子或净化饮用水中的放射性尘埃。然而,它会改变人体的某些机能,以减少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身体相当缺碘,尤其是甲状腺。没有碘,甲状腺不能产生身体需要的激素。严重缺碘的人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据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ThyroidAssociation)称,患有碘缺乏症的幼儿甚至可能出现智力障碍。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一般都会将碘加入食盐中以防止这些问题。
碘与所有基本元素一样,存在不同的“同位素”。碘的每个同位素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53),但中子的数量不同。在自然状态下,地球只有一种碘同位素:碘-,它有53个质子,74个中子,以及可以忽略不计的放射性。不过铀元素从核反应堆破损的堆芯溢出时,会分裂成更小的原子,最显着的就是碘-。
碘-和碘-,只差四个中子。但是碘-具有放射性,能够发射中子并迅速衰变,半衰期仅为8天。然而,你的身体无法分辨这两种同位素之间的区别,你的甲状腺会像喜欢碘-那样饥饿地吸收碘-。
一旦被吸收,碘-就会留在你体内,向周围组织散发辐射并破坏DNA。从理论上讲,服用大剂量的碘会消除你的身体对这种物质的饥饿感,并排斥吸收碘-。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核反应堆工程师凯瑟琳·豪夫(KathrynHuff)表示,尽管碘丸有用,但也只有用最快速度服用才有效。因为碘-传播速度很快,而且持续时间长,它不仅能落入水中,还能被植物吸收并经由进食传递给动物。
不过豪夫表示,核事故非常罕见,以至于没有对放射性碘暴露结果进行过非常确凿的研究。但在放射性碘释放最严重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科学家确实发现,受影响地区的儿童甲状腺癌数量骤升。
根据年4月发表在《内分泌和代谢紊乱评论》(ReviewsinEndocrineandMetabolicDisorders)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在乌克兰,15岁以下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从不到百万分之1飙升到每百万分之3。
在白俄罗斯,甲状腺癌的出现概率飙升至每百万人口30人。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白俄罗斯的戈梅利州,儿童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飙升至每百万人人。切尔诺贝利距离白俄罗斯边境只有20千米。
论文的作者表示,目前还不清楚碘丸能在多大程度上挽救生命。他指出,事故发生后分发了碘化钾,但这种努力“直到事故发生后几天才开始,而且分发数量非常不稳定。”另外,由于该地区本身就存在碘缺乏情况,所以当地人非常容易受到放射性碘辐射的影响。
关于碘丸,虽然目前仍不清楚它在核灾难后可以挽救多少生命,但在美国,将碘丸分发给生活在核电厂附近的人,仍然是标准的安全做法。在紧急情况下,根据美国核管理委员会(U.S.NuclearRegulatoryCommission)印发的手册,安全官员将指示受影响地区的人们服用药物。
现在你知道了在《切尔诺贝利》中,女科学家为什么不停吃碘丸,而且还将碘丸分发给遇到的所有人。
参考资料:《内分泌和代谢紊乱评论》(ReviewsinEndocrineandMetabolicDisorders)
你对发生核灾难后吃碘丸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请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