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把教育办成技能培训,是教育最大的
TUhjnbcbe - 2025/6/12 2:59:00
昨天在网上碰到一个以前的学生,四年前毕业的,国际贸易专业,他是他们班的班长。我问他,全班同学中现在做国贸相关工作的有多少,他说有三个。我心想,四十多人的班级,才三个人从事专业对口工作,这比例也太低了吧。可我转念一想,我的大学本科同学,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也少的可怜。后来我又问了一批去年毕业的学生,他们学的是当下最火热的专业,14人,毕业一年后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一个都没有。我知道,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比例都很低是个普遍现象,尤其文科类专业,但我没想到会低成这个样子。如果专业对口率这么低,那老师成天给学生讲专业,并用专业把学生死死地拴在学校几年时间,到底有个什么毛线用?文科类学生就业时专业对口率低,理工科的就高吗?我想到了我的两个亲戚,学的都是化学工程,干的工作与化学都没一丁点儿关系,都是搏击于商业服务类工作中。说到亲戚,还有两个,学文秘,学物流,毕业后一天专业对口的工作都没干过。还有一个亲戚给我夸口,说他建议自己的侄子当年学汽车专业,现在混得很好。我问他侄子现在干什么,他说做汽车金融,我说他做的和当初学的有关系吗,他尴尬地笑笑说,没有关系。再看一些职业论坛,多少人,纵使博士毕业,也会毅然决然地抛弃原先的专业,投身于自己感兴趣或者更有前景的专业中,尤其“码农”行业,放弃原专业转行进来的人不要太多。至于学历末端的中专和大专毕业生,更不能掌控自己的职业,不断地转换工作转换行业,恐怕是他们绝大部分人的日常,学到的所谓“技能”在工作中用上的又有几人?既然年轻人在学校里学的专业和技能出社会后极有可能用不上,至少不能保证一定用上,那么学生们在学校里耗费几年青春到底是在学什么?我认为这就要说到“教育的本质”了。关于“教育的本质”,我在前段时间写的这篇文章里说过:《孩子上高中只是为了考大学吗?考不上大学就没必要上高中吗?》(点击阅读),其实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孩子们为什么上学?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那篇文章中我说,很多人曲解了“教育的本质”。我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提高人的素质,所谓人的素质,绝不仅仅指“吹拉弹唱书画棋琴”这些艺术方面的特长,“素质”比这些看得见的“表面的浮华”丰富厚重太多,可以说“素质”就是安装在“肉体”这具“硬件”里的“软件”,一个“肉体硬件”只有在良好的“素质软件”的驱动之下,才能对社会释放正向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心理层面的认知和判断。具体来说就是人对这个客观世界的认知,以及由正确的认知而感悟、总结、学习到的科学判断和价值判断。说的简洁点,就是人能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并从这些认识出发,具备与世界和谐相处的能力,从而做正确的事,过幸福的人生。古今中外,一个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大部分是围绕着上述的“核心素质”进行的。在一个人从孩子成长为一个成人的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所有人的教育,以及学校内外读的大部分书,都是为了构建“人的核心素质”。如果一个人的“核心素质”构建不好,那么这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就不能顺应现实社会,那么他就会被社会和他人所不容。今天某论坛有一条热帖,题目叫:《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有文化、有素养、有品行》,帖子开篇就表明立场:“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以及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学校教育很重要,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素质品行教育更重要。能力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品行。高学历不代表一切,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很多人舍本逐末,价值观导向错误,这也是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然后贴主举例了自己的室友,名校研究生,在上海长期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工作,结果不到一个月就被开,没积蓄,交不起房租,在上海混不住了,准备回老家。室友失败的原因,在贴主看来,就是素质不行,教养不行,不懂得为他人考虑。贴主举了室友生活中的很多例子来说明她的观点。从上文列举的这些现象,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什么是教育,学生待在学校进行数年的学历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学校给学生什么,才不辜负学生们的韶华?毋庸置疑,我国对义务教育之外的教育设计是有问题的,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在文章《普通高中太少,让更多孩子上职高,这种工业时代的思维,适合商业社会吗?》(点击阅读)一文中明确阐述过,这篇文章因为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所以在全网反响较大,仅在今日头条就有近18万的阅读,近条评论,评论基本上一边倒地认可我的观点。我的观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门以目前的方式来发展职业教育是错误的,真的是误人子弟。现在无论是职高教育、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是围绕着单一的所谓“职业技能”打转转,学生在学校里待了三年、四年、五年,听起来一直在学习职业技能,可是毕业了之后绝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都是与所学专业技能毫无关系的工作,大家放眼看看自己的周围,毕业两三年之后,还干着专业对口工作的人有几个?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文首我谈到的专业对口比例恐怕就是现状。所有的“职业技能教育”在就业的“专业不对口”面前都是渣渣,可是遗憾的是,教育当局认定了这个方向,正投放大量的人力物力,不遗余力地推进职高、中职和高职教育专业化。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早已偏离了“教育”的内涵,全面走向了“技能培训”。“教育”和“技能培训”有什么不同?“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把教育办成技能培训,是教育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