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解读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素,摄入人体的碘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过低或过高都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我国曾是全球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大部分地区外环境缺碘,我国的《碘缺乏病病区划分》(GB?-)标准中规定以乡镇为单位,水碘<10μg/L并且8周岁~10周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大于5%的地区为碘缺乏病病区。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各地区之间水碘分布的差异。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河北省渤海湾首先发现了由于饮用含碘量过高的深井水导致的甲状腺肿大后,从年~年已先后在13个省、市、自治区发现了高水碘地区。我国的《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GB/T?-)标准规定,以行*村为单位,水碘>μg/L的地区为高碘地区。年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碘含量在10μg/L以下的乡占83.6%,10~μg/L之间的乡占13.8%,大于μg/L的乡占2.6%。水碘介于10~μg/L?之间的地区是否需要补碘,其中水碘范围在哪一段的地区属于“适碘”地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鉴于此,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开展《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二、对标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一)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划定指标的选择在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划定的指标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外环境碘水平,也要考虑人群的碘营养水平,因此居民饮水碘含量和尿碘同等重要。(1)居民饮水碘含量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外环境碘水平,是划定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必备指标。(2)儿童尿碘水平代表了一个地区人群的碘营养水平,对于未采取补碘措施的地区,该指标作为划定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指标,与居民饮水碘含量指标同等重要,也是必备的判定指标。(3)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代表了一个地区人群的碘缺乏病或高碘性甲状腺肿病情情况,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超过5%作为划分碘缺乏病病区或水源性高碘病区的指标,因此在适碘地区划分中,规定了儿童甲状腺肿大率≤5%为必备指标之一;在碘缺乏地区,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是否超标,不影响碘缺乏地区的判定,因此未纳入该指标。(二)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划定指标值的确定本标准研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居民饮用水中碘中位数的界值。标准起草组采取了专项调查、以往数据分析、文献综述以及推算等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提出了划分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水碘分界值。适碘地区划分标准水碘中位数界值定为40~μg/L(以行*村为单位,含40μg/L和μg/L);碘缺乏地区划分标准水碘中位数界值定为小于40μg/L。根据国际组织及国内现行的标准,本标准中适碘地区8周岁~10周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界值采用μg/L至μg/L(不含),8周岁~10周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界值采用5%。碘缺乏地区8周岁~10周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小于μg/L。(三)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划定单位的确定水碘≥10μg/L的地区,由于水碘分布不均衡,在碘缺乏地区中往往会存在适碘地区甚至高碘地区,为了科学有效的划分不同碘水平地区,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划分单位定为行*村,与《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GB/T?-)一致。(四)划定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抽样方法关于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的通告
国卫通〔〕2号
?
现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编号和名称如下: WS/T—?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该标准自年7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
?
国家卫生健康委
年3月16日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