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7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众志成城战疫情,科学补碘保健康”。通过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相关知识,使公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做好科学补碘工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01
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亚临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实质上属于微营养素营养不良,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02
碘缺乏对人体的危害
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缺少它,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多伤害,特别是对于孕妇和儿童来说,碘尤为重要。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碘,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引起一系列的损伤,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的缺碘,会造成种种不同的危害。胎儿期: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严重碘缺乏可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其严重后果就是克汀病。
儿童期和青春期:会出现甲状腺肿(粗脖子)、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体格发育落后。
成人期:出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俗称“大脖子病”,严重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影响呼吸和吞咽。
03
怎样才能预防碘缺乏病?
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碘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且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持久,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最好措施,碘油等其他手段只能起到补充作用,只要我们能够经常吃合格碘盐,就能保证我们的碘营养,不需要额外再吃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日常饮食食物中碘含量情况
日常饮食中海带、海鱼、蛤干、干贝、紫菜、海蜇等海产品含碘量较高,其中海带含碘量最高,其次为海鱼及海贝类。陆地食品以蛋、奶含碘量较高,其次为肉类,淡水鱼含碘量接近或略低于肉类,植物的含碘量最低。
04
怎样判断体内是否缺碘?
1.检查尿碘:人每天从尿中排出的碘能够反映体内碘的水平。吃的碘多,尿中的碘就多;吃的碘少,尿中的碘就少。如果多次检查发现尿碘不足,就应该及时就医。2.观察甲状腺:儿童体内碘缺乏持续3~4个月之后,甲状腺就会出现明显肿大,具体表现为“大脖子”。医院温馨提示,生活中过多或过少的补碘,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还是要进行科学补碘,这样才能预防碘缺乏疾病,共享健康人生。温馨提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在线预约
在线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