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肝胆外科(普外二科)李皓主任带领外科医疗团队,在麻醉科张*礼主任的麻醉团队协助下,历时两个半小时,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一例罕见的高难度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医院了解到,74岁的陈女士(化名)是泌阳一普通家庭主妇,7年前无意中发现颈部有一肿块,直径约鹌鹑蛋大小,到医院检查显示为甲状腺肿瘤,医生建议她手术治疗。可在当时,这肿块不痛不痒的,也没有给生活带来任何的不便,而且也没有任何其他的症状。陈女士惧怕手术,还担心术后会出现声音变哑等并发症,就没有采纳医生的建议。
近些天来,陈女士开始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到医院就诊,被告知当初的甲状腺肿块已经侵占到胸骨后。因为肿物位置特殊,医生告诉她手术风险比7年前大得多,可能会出现大出血、声音嘶哑、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陈女士一家多方打听后,医院肝胆外科(普外二科)。入院后,查胸部、颈部CT发现陈女士上纵隔内、胸骨后有一个巨大的密度不均匀肿块,把气管完全压迫到了颈中线的左侧。气管已经由圆形变成了扁状,肿块上至胸骨上端,下至主动弓,紧贴着左侧无名静脉。如果不手术的话,一旦出现感冒引起呼吸道水肿就可能引起窒息甚至死亡。但肿瘤的位置比较特殊,纵隔内分布有主动脉、头壁动静脉、上腔静脉、迷走神经等重要器官,加上甲状腺肿物压迫周围的颈内静脉、无名静脉、锁骨下静脉并造成粘连,在分离中菲薄的静脉壁一旦出血,很难止住,可能直接导致病人下不了手术台。而且止血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其它器官的副损伤,再加上陈女士年龄较大,体形较肥胖,患有多年的高血压和冠心病,血管的弹性和质量都不能和一般的病人相比,所以手术的风险非常大。经过反复的斟酌、研讨,医生认为患者虽然已经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但现在不治,发展下去更危险。经过组织大会诊讨论后,在征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后,决定为陈女士手术治疗。
经过精心周密的准备,近日,肝胆外科(普外二科)李皓主任带领外科医疗团队,在麻醉科张*礼主任的麻醉团队保驾护航下,成功的为陈女士实施了这台高难度手术。手术采用精细化解剖技术,完整切除了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及对侧部分腺体,确切的保留了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功能。
由于肿块对气管有明显压迫,最严重的地方气管受压超过三分之二,这也是陈女士感到胸闷气促的“罪魁祸首”。因为气管被压迫久了,气管壁会软化,支撑力变差,有可能在肿瘤摘除后引起气管塌陷导致窒息甚至死亡。考虑到这些风险,手术后未拔除气管导管就直接送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李皓主任在拔管后,紧紧盯了一个多小时,发现陈女士呼吸功能等各项指标正常后,才长舒了一口气,这说明气管恢复了正常。
最后李皓主任郑重的提醒广大患者,胸骨后甲状腺肿这个病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症状,在疾病初始,颈部甲状腺附近会有一个肿块,逐渐长大,起初患者是可以摸得到看得出的,然后某一天突然消失了。这时可不是疾病不治而愈,而是肿块受自身重力的影响,掉到胸腔纵隔里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李皓主任(左)和张磊主治医师(右)
专家介绍:
李皓,副主任医师,医院肝胆外科(普外二科)主任;
擅长甲状腺癌及复杂肝胆外科疾病的外科手术,每年腹腔镜微创手术达例以上;
发表国家级及省级论文7篇;
任国际血管联盟(IUA)河南分部青年专家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药理学会甲状腺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驻马店市医学会普外科学会常委、驻马店市办理血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图:张磊文:郜传玉
总编:赵清坡主编:褚红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