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讲,
碘盐也算是食疗产品,
而且,
它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食疗产品。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碘缺乏病(iodindficincydisordrs,IDD)的主要表现之一。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是碘缺乏,所以又称为碘缺乏性甲状腺肿大。
地方性甲状腺肿也称缺碘性甲状腺肿,这种病在流行地区男女老幼均很常见,大约10-50%居民患病,从新生儿到青春期儿童均可见到。
主要症状表现是甲状腺肿大。在其甲状腺轻度肿大,表面摸起来光滑柔软,均匀,左右两侧对称,外形正常。这样的肿大称为弥漫性肿大。病变发展,甲状腺继续增大,颈增粗,甲状腺两侧不对称,颈变形,摸起来甲状腺表面不平,可触到一个或多个结节,称这种甲状腺肿大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如果甲状腺长得很大就像一个肿物挂在脖子上,影响患儿的活动。甲状腺肿大可能挤压气管、食管和挤压支配声带活动的喉返神经或甲状腺挤入胸内,就可能出现气管被推压向另一侧,造成气管弯曲和狭窄引起呼吸困难,进食咽东西困难,说话声音嘶哑,挤压胸内大血管等症状。结节性甲状腺肿有的结节还有可能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也有可能发生甲状腺癌。在流行区有一些孩子患甲状腺肿的同时也出现程度不同的甲状腺机能低下,如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矮小、智力落后,容易疲劳,不爱活动,学习成绩差等。
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原因就是缺碘。这种病分布在距海边较远的内陆高原山区,在那里由于土壤、水和食物中碘不足,人们得到的碘不足,而碘是甲状腺用来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原料,缺碘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就不足,因此引起甲状腺肿大,以便加强合成和分泌更多的甲状腺素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现在流行区采取食盐加碘的方法来预防,这种病已大大减少,但预防工作差的或不能常年坚持预防的地区仍有流行。这种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对提高当地人口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应当重视和坚持预防工作。
人体内2/3的碘存在于甲状腺中,甲状腺可以控制代谢,而甲状腺又受碘的影响。所以,若碘不足的话,就可能引起心智反应迟钝、身体变胖以及活力不足。我国学者早就报道甲状腺肿病,而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海草治疗这种疾病的国家之一。
碘是年Courtois提出的。膳食中的碘大部分在胃肠道中转变为碘化物,几乎被机体完全吸收,在进入血液后分布于全身的细胞外液。肾脏是碘的排泄器官。虽然人体摄入的碘量很少,但是肾脏没有保留碘的机能。少量的碘也通过粪便排出。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对于缺碘的危害局限于甲状腺肿和克汀病,防治的措施是在病区供应加碘食盐或碘油。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现,在人的碘营养状况还没有达到地方性碘缺乏病流行的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儿童尿碘含量50-微克/升,甲状腺肿患病率在5-20%之间),儿童的智力发育就已经受到危害,只有补足了碘才能确保婴幼儿的正常脑发育。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将地方性碘缺乏病区的标准修订为7-14岁学生中甲状腺肿患病率大于5%。为解决广泛存在的碘缺乏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民食盐加碘。
从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十年后,我国7-14岁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由平均20.4%降低到5%以下,在占人口90%以上的合格加碘食盐覆盖地区,完全消灭了克汀病的发生,过去隐性缺碘地区新出生儿童的平均智商提高了约11-12个智商点。
说加碘盐是中国最伟大,
最成功的食疗产品,
一点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