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聚焦
全国人大代表、医院院长于金明建议将肿瘤筛查纳入医保。
于金明称,癌症患者只有一次治疗机会,如果早期误诊、误治导致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再花人力、物力、财力也难以补救,所以说规范诊疗更重要。他希望国家能加大肿瘤早期筛查力度。另外,他说,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建议要在空气污染治理卓有成效的情况下,把立体污染解决好,降低发病率。网友热议延伸阅读记者从年12月12日召开的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上获悉,我国已建立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的肿瘤登记体系,年肿瘤登记工作区县达到个,覆盖5.98亿人口,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4亿覆盖人口。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年度工作报告,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已经从10年前的30.9%上升到目前的40.5%。男性癌症发病前十位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淋巴瘤、脑瘤;女性癌症发病前十位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子宫颈癌、肝癌、子宫体癌、食管癌、脑瘤。“我国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并对癌症等四类重大慢性病发起了攻坚战。”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说,目前癌症防控国家级中心平台已基本建成,并构建起全国癌症防控网络,建立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制度。年我国肿瘤登记工作区县达到个,各级参与肿瘤登记的机构达到家,实现了各省肿瘤登记工作的全覆盖,覆盖人口达5.98亿人。这意味着,我国肿瘤防控*策制定有了更高质量、更精确的数据参考。国家癌症中心*委书记张勇说,“十四五”规划实施期间,国家癌症中心将继续高质量地推进肿瘤登记工作,协调推动各省省级肿瘤登记年报发布,落实全国人群肿瘤登记扩点、扩面,探索和推进区域性癌症防控体系建设,加强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积极提升基层癌症早诊早治服务的可及性,统筹实现全国癌症防控质量和效率“双提升”。以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为起点,近十年间我国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药品审评、审批及监管制度。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石远凯介绍,国家肿瘤临床实验中心已开展各种临床研究余项,牵头注册临床试验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有种抗肿瘤新药在中国成功上市,广泛惠及中国及全球肿瘤患者。来源:北京晚报新京报--总策划:陈克然、郭颂编辑:彭泺、*梦媛声明:本文为转载,旨在分享,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谢谢!倾听行业声音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