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肿瘤标志物高是不是意味着体内有肿瘤
TUhjnbcbe - 2021/4/29 21:05:00

PhotobyLuAnnHunt

很多人在做健康体检时,有一套检查项目称为肿瘤标志物,包括了很多项目,比如CEA(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12-5,SCC-Ag(鳞状细胞癌抗原),CA19-9,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这些指标跟肿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先来讲讲肿瘤标志物的来历,有的肿瘤会自己分泌表达一种或几种糖类抗原,有的肿瘤不表达,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他们表达的这种抗原来作为一种标志物来识别出这种肿瘤,就像我们利用新冠病*表面表达的刺突蛋白来检测病*的存在一样,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

图片源自网络

不同的肿瘤表达的这种抗原不一样,比如肝癌会表达甲胎蛋白AFP,胰腺癌可能会表达CA19-9和CEA,卵巢癌会表达CA12-5,有些鳞状上皮来源的鳞癌比如食管鳞癌,头颈部鳞癌可能会表达SCC-Ag(鳞状细胞癌抗原)。研究发现有些胃癌会表达CEA,CA19-9,CA72-4,但不是所有的胃癌都会表达这些糖类抗原,有的胃癌也可能我们现有的检查的这些指标抗原一个都不表达,还有的时候体内的一些炎症比如慢性胃炎也可能导致一些肿瘤标志物持续高于正常参考值。所以这些血清标志物特异度和敏感度都较低,均不能作为胃癌的诊断性检查。

在国外大多数肿瘤标志物的用途是在已经确诊的肿瘤患者身上,如果患者的某项相关肿瘤指标高,说明这个患者的肿瘤细胞就是特异性表达这个抗原,那可以用这个糖类抗原来监测疾病进展。因为肿瘤增殖进展,肿瘤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这种抗原,验血会发现这个抗原检测值在逐步升高。但单纯用这个指标来作为正常健康人群是否有肿瘤的提示不够准确,因为受很多干扰因素影响,如我上面所说,特异度低(把不是肿瘤的误认为肿瘤),敏感度低(确实是肿瘤的不少人这个指标又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它的检验效能比较差),用这个指标来找肿瘤就像用一根细鱼钩钓鱼一样,别人用大网一捞,能捞出来一大兜鱼,我们把有效的肿瘤筛查方式比喻为网,把肿瘤比喻为鱼,用网来捞鱼效率高,而这个肿瘤标记物就像是用鱼钩在大海里钓鱼一样,别人都能找到一堆鱼,而这用这个肿瘤指标可能也能钓上来鱼,但寥寥无几,甚至有时候钓上来的还不是鱼,而是你不需要找的海草,虚惊一场。所以用作肿瘤筛查的效率太低,很可能导致很多是肿瘤的患者用这个指标又被漏掉,有可能不是肿瘤的被误认为是肿瘤而导致不必要的恐慌甚至过度检查。

Photobyrawpixel

下面我举三个案例来具体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案例一:一个70岁男性老人,平素“体健”,体检来发现CEA癌胚抗原高,经过详细查体发现颈部有一枚质地硬的淋巴结,再次追问病史,仔细回顾说他近来似乎有点腹部不舒服,做胃镜后诊断胃癌,后行胃大部切除手术。这个案例提示肿瘤病人有的人肿瘤指标可能会升高,所以有时偶然发现的肿瘤指标异常确实有可能对应某种恶性肿瘤。

案例二:50岁男性,平时体型比较“偏瘦”,但没有其他病史,十多年前单位体检肿瘤指标CA19-9高于正常值两倍之多,同事都很替他担心,查了大便潜血和胃镜均无异常,除了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上胃镜报告50%-90%的人都会有这个诊断),甚至扫了全腹部CT平扫加增强以排除长在胃壁外层的肿瘤这种肿瘤胃镜往往难以早期发现,结果也是正常。另外就是这个指标和胰腺癌也有一定相关性,但腹部CT,B超都没有发现胰腺有问题。第二年单位体检复查这个指标仍然是高于正常值两倍,后面的几年每次复查也基本是这个两倍的水平上下波动,此人十年过去了目前都很健康,因为是我认识的人。这个案例的启示是他的肿瘤指标恒定高于正常值与恶性肿瘤无关,而是和他有慢性浅表胃炎有关,因为炎症也会导致某些肿瘤指标升高。

案例三:60岁女性,在十几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喘,医院检查发现胸水,按照肺炎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好,后进行性出现腹水,当地医生感觉她凶多吉少,建医院寻找肿瘤,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均没有找到肿瘤病灶,除了她的肿瘤指标CA12-5升高以外,其他指标均正常,一周后复查CA12-5值较前升高,因为有的时候卵巢癌肿瘤指标CA12-5会升高,而有些卵巢癌可能出现无法通过CT等检查发现的卵巢病灶,但却可能出现远处转移比如到胸腔腹腔造成胸水腹水等(这种称为隐匿性播散,就像新冠病*会出现无症状携带,在你发现它之前就悄么么自己先传播出去一样),看似一切问题都被完美解释了是吗?问题转折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上,这个女性的入院常规检查项目里甲状腺功能有点低,中年女性其实有点甲减再常见不过,医院,人家也不主要看这个内分泌病,隔壁就医院,而且他们的内分泌专业还有个泰斗级专家就是我们已故的国内医学院某版统编教材的主编“谈一飞”教授,医院定海神针,结果在看内分泌疾病的过程中遇到了谈教授,教授听诊完告诉她,你的甲状腺可能问题不大,但你需要去胸外科继续咨询,什么?这跟胸外科有啥关系,于是病人被转诊到胸外科后才知道,原来是谈教授听到了她的心音异常,诊断她有心包积液,在胸外科继续检查了心包积液的来源后确诊是结核感染造成,当然全身多处积液包括胸水腹水跟这个心包积液都是一个病因,居然是结核!在做了心包剥脱手术及后续的长程抗结核治疗后,病人这些积液全部消失,复查CA12-5回到正常范围,疾病未再有复发,目前60多岁,健康享受退休生活。这个案例提示全身的多处积液和结核感染有关,而这些腹水胸水,感染(甚至我们平时说的细菌性肺炎)可能也会引起肿瘤指标CA12-5异常。

综上所述,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有可能是有问题(会不会是恶性肿瘤早期阶段?一般早期阶段恶性肿瘤没有任何特异性症状),但也可能跟肿瘤一点关系都没有,需要综合考虑每个的风险,比如有没有肿瘤家族史,有没有其他肿瘤的危险因素,所以面对这种问题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找肿瘤内科做进一步咨询评价不同人的不同肿瘤患病风险,如果医生认为某种肿瘤的风险高,比如有胃癌家族史并且这个病人有幽门螺旋杆菌携带等胃癌风险因素,结合这些风险因素可能会建议查胃镜,如果某人有乙肝携带,AFP有进行性升高,需要排除肝癌。肿瘤筛查应该对有风险的人群选用高效的筛查方式进行。如果暂不考虑立刻开始进一步肿瘤筛查,对于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升高的至少需要继续随访跟踪,1-3个月复查这个升高的肿瘤指标,我们不希望错杀一千敌人,但也别有漏网之鱼。

如何看待肿瘤指标升高的话题,未来的几期我会逐渐谈谈各种具体肿瘤的风险因素在哪里,供大家了解参考。

喜欢我们杏林寻医的原创文章的小伙伴们,欢迎你们转发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肿瘤标志物高是不是意味着体内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