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集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最明显表现是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而碘缺乏病最大的危害是儿童智力缺陷。如:地方性克汀病,病人表现出明显智力低下,典型的痴呆表情且身材矮小。我国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个点),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张掖市历史上曾是甘肃省碘缺乏病重点流行区之一,经过艰苦努力,在“十二五”期间,达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目标。“十三五”期间,张掖市着力实施“地方病防治工作规划”,碘缺乏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处于持续稳控状态。
每年5月15日是“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是第28个宣传日,活动主题是“科学补碘,健康一生”。旨在通过普及碘缺乏病防治和科学补碘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科学认识。
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
1.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3.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
4.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5.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6.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7.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8.自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监测、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三、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9.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10.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张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责任编辑:王晓萍
值班主任:李佳颖张梦琴
值班副总编:刘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